一、挥发分测定原理及意义
煤的挥发分的侧定是把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于一定的温度下加热一定时间,煤中分解出来的液体(蒸汽状态)和气体产物减去煤中所含的水分,即为挥发分,剩下的焦渣为不挥发物。如测定条件不同,挥发分也不同。由此看来,煤的挥发分不是煤中固有的物质,而是在特定条件下煤受热分解的产物,因此应称为煤的挥发分产率。
煤的挥发分测定是一种规范性很强的试验,其结果受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加热方式、所用坩埚的大小、形状、材质及坩埚盖的密封程度等影响。改变任何一种试验条件,都会对测定结果带来影响。
挥发分产率是煤炭分类的主要指标,根据挥发分产率可以大致判断煤的煤化程度。根据煤的挥发分产率和焦渣性状可初步判断煤的加工利用性质和热值的高低。所以,测定煤的挥发分产率在工业上和煤质研究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二、挥发分方法
测定煤炭挥发分产率有复式法和单式法两种。目前,我国多采复式法,
1、方法要点
称取一定量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放在带盖的瓷培竭中,在(900±10)℃下,隔绝空气加热7min,以减少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减去该煤样的水分含量作为煤样的挥发分。
2、仪器设备
挥发分地竭:带有配合严密盖的瓷塔竭,形状和尺寸如图4所示。培竭总质量为(15~20)9。

图4挥发分坩埚
马弗炉带有高温计和调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900±10)℃,并有足够的(900±5)℃的恒温区。炉子的热容量为当起始温度为920℃左右时,放入室温下的培竭架和若干地竭,关闭炉门后,在3min内恢复到(900±10)℃炉后壁有一个排气孔和一个插热电偶的小孔。小孔位置应使热电偶插入炉内后其热接点在地竭底和炉底之间,距炉底(20~30)mm处马弗炉的恒温区应在关闭炉门下测定,并至少每年测定一次。高温计(包括毫伏计和热电偶)至少每年校准一次。
坩埚架:用镍铬丝或其他耐热金属丝制成。其规格尺寸以能使所有的坩都在马弗炉恒温区内,并且坩埚底部紧邻热电偶热接点上方(见图5)。

图5挥发分坩埚架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分析天平:感量0.1mg。
压饼机:螺旋式或杠杆式压饼机,能压制直径约10mm勺煤饼。
秒表。
3、测定步骤
在预先于900℃温度下灼烧至质量恒定的带盖瓷地竭中,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1±0.01)9,称准至0.0002g,然后轻轻振动,使煤样摊平,盖上盖,放在坩埚架上。
褐煤和长焰煤应预先压饼,并切成宽度约3mm勺小块。
将马弗炉预先加热至920℃左右。打开炉门,迅速将放有培竭的培竭架送入恒温区,立即关上炉门并计时,准确加热7min。坩埚及坩埚架放入后,要求炉温在3min内恢复至(900±10)℃,此后保持在(900±10)℃,否则此次试验作废。加热时间包括温度恢复时间在内。
注:马弗炉预先加热温度可视马弗炉具体情况调节,以保证在放入坩及坩埚架后,炉温在3min内恢复至(900±10)℃为准。
从炉中取出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入于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4、焦渣特征分类
测定挥发分所得焦渣的特征,按下列规定加以区分:
(1)粉状:全部是粉末,没有相互粘着的颗粒:
(2)粘着:用手指轻碰即成粉末或基本上是粉末,其中较大的团块轻轻一碰即成粉末:
(3)弱粘结:用手指轻压即成小块;
(4)不熔融粘结:以手指用力压才裂成小块,焦渣上表面无光泽,下表面稍有银白色光泽;
(5)不膨胀熔融粘结:焦渣形成扁平的块,煤粒的界线不易分清,焦渣上表面有明显银白色金属光泽,下表面银白色光泽更明显:
(6)微膨胀熔融粘结:用手指压不碎,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但焦渣表面具有较小的膨胀泡(或小气泡)。
(7)膨胀熔融粘结:焦渣上、下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明显膨胀,但高度不超过15mm;
(8)强膨胀熔融粘结:焦渣上、下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焦渣高度大于15mm。
为了简便起见,通常用上列序号作为各种焦渣特征的代号。
本文由煤炭化验仪器厂家鹤壁华诺煤检仪器分享,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在评论区以及私信留言告诉我们!
销售一部:0392-2234888/2234666
销售二部:0392-6668888/6669999
技术支持:0392-2234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