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煤黏结指数测定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发布时间: 2025-03-25 浏览次数: 33次
烟煤的粘结指数测定是将一定质量的试验煤样和专用无烟煤样(我国以宁夏汝萁沟矿生产的专用无烟煤为标准煤样),在规定的条件下混合,快速加热成焦,所得焦块在一定规格的转鼓内进行强度检验,以焦块的耐磨强度,即抗破坏力的大小来表示煤样的粘结能力。粘结指数是判别煤的粘结性、结焦性的一个关键指标。
黏结指数(G值)测定是一个规范性很强的方法,其测定结果随试验条件变化而变化,因此,只有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各项规定。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除了某些本身的特性外,影响黏结指数(G值)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和试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如下。
1.焦化时间
焦化温度应严格控制在850℃±10℃。同一焦化温度(850℃)下,不同焦化时间(如10min、13min、15min和17min)的试验证明,随焦化时间的延长,G指数略有偏高,但不太显著。为了获得重复性和再现性都很好的测定结果,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如GB/T5447)规定,控制焦化时间为15min。
2.马弗炉温度回升速度
按照国标规定,当煤样放入马弗炉后6min内,炉温应恢复到850℃。因为回升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在有效的焦化温度下的焦化时间,从而影响试验结果。回升速度慢,有效焦化温度下的时间短,测定结果偏低。故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控制炉温的回升速度。如果由于马弗炉加热效率不够,造成温度回升速度过慢,则可用适当提高煤样入炉温度的方法来保证回升速度符合要求。
3.试验煤样粒度和放置时间
为了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定,必须小心制样,zui好用逐级破碎的方法,尽量减少小于0.1mm粒度级的比例,使0.1-0.2mm粒度级的比例达到20%-35%。
如果0.1-02mm粒级的质量百分数小于20%,意味着在试样中小于0.1mm的份量较多,粒度组成偏细,G值有偏高的趋势,但偏高的幅度随煤种不同而异;反之,如0.1-0.2mm粒级的质量百分数大于35%,说明试样的粒度组成偏粗,G值有偏低的可能。因此试验煤样的制备粒度是影响粘结指数G值的重要指标。必须将煤样经过破碎、筛分、混合、缩分、干燥等工序,按照规定将较大量的煤样加工成少量的具有代表性且粒度组成符合规定的试验样品,是保证结果准确性的首要条件。为了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zui好用逐级破碎的方法,尽量减少小于0.1mm粒级煤的比例,使0.1-0.2 mm粒级煤的比例达到20%-35%,同时将整个采样、制样、化验的周期,控制在7天内。
测定黏结指数必须采制新鲜煤样,因为煤样氧化后会影响其粘结能力,特别是低阶烟煤,氧化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随煤样放置时间的增长,G指数逐渐下降,但一般在7天内无显著变化。因此制成试验煤样后,必须在7天内进行粘结指数测定并报出结果。但夏天室温过高,煤样测定前宜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
4.煤样与无烟煤的混合均匀程度
两者混合越均匀,结果越可靠;因此,试验中应严格地按照GB/T5447规定的方法,将试样充分混合均匀。当用机械搅拌器时,必须预先进行对比试验,确认其试验结果与人工搅拌一致,且精密度良好,方可使用。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地区,试验煤样容易结块,在机械搅拌前,要先将结块的煤弄碎,然后再用机械搅拌装置将试验煤样与专用无烟煤混合,否则会因搅拌不匀而造成结果超差。
5.转鼓转速和时间
黏结指数是表示煤样在规定条件下所成焦块的耐磨强度或对破坏抗力大小的指标,而转速和时间与研磨力或破坏力的大小有关。速度越快,时间越长,焦块所受的研磨力也越大,G数就越小。因此国标规定,转鼓速度为(250±2)r/min,5min内总转速为(250士10)r/min。
6.压块质量
使用压块可施加一个外力,促使熔融的煤粒去粘结无烟煤。压块质量越大,粘结越好,G指数也会偏高。国标规定,用镍铬钢压块,质量为110-115g。镍铬钢块的寿命相对较长,若用其它压块,如碳钢,经多次试验后,压块会因氧化剥蚀掉铁皮,质量减轻,影响测定结果。然而,由于经多次试验后,压块会因氧化作用而剥蚀,其质量会减轻,所以应经常检验压块的质量,当它小于110g时,就不宜再使用。
7.坩埚在马弗炉内的放置位置
测定某一煤样的粘结指数时,一般需要作两次重复试验,得到两个测定结果后取平均值作为报出结果。在进行重复性试验时,同一样品的两个坩埚,应在不同炉次焦化,而且要求这两个坩埚在不同炉次焦化时,放在不同的位置。
本文由煤炭化验仪器厂家鹤壁华诺煤检仪器分享,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在评论区以及私信留言告诉我们!
销售一部:0392-2234888/2234666
销售二部:0392-6668888/6669999
技术支持:0392-2234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