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样灰分测定是煤炭质量检测中的重要环节,其结果直接反映了煤中矿物质的含量,对于评价煤炭的品质和利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遇到煤样灰分测定结果偏高的现象,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
1.煤样粒度与制备:
•煤样粒度太粗可能导致燃烧不完全,使得未燃烧的煤样部分被计入灰分,从而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在煤样的破碎和筛分过程中,如果不同粒度的煤样混合不均匀,也可能影响灰分的分布和测定结果。
2.称量误差:
•称重过程中天平的精度、称量方法以及称量环境等因素可能导致称量结果出现误差,进而影响灰分测定的准确性。例如,称样量过少会使其样品代表性变差,过多则会使灰皿底部平摊的煤样过厚,不易烧透,导致灰分测值偏高。
3.燃烧条件:
•燃烧温度偏低或燃烧时间不足可能导致煤样燃烧不完全,使得灰分测定结果偏高。
•如果高温炉没有烟囱或炉门缝隙不足,可能导致炉内硫氧化物无法排出,与灰中的氧化钙形成新的硫酸盐,从而增加灰分的含量。
4.灰化过程控制:
•升温速度及温度停留时间的控制对灰分测定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升温过快可能导致煤样中的某些成分未完全灰化,而升温过慢或停留时间过长则可能导致某些成分的氧化或分解,从而影响灰分的测定结果。
5.残渣的吸水性:
•灼烧后的残渣(煤灰)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特别是在湿度大的环境中测试时,水分影响更大。煤灰从马弗炉中取出后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越长,吸收的空气中水分越多,灰分测定结果就会偏高。
6.设备仪器的精度与校准:
•设备仪器的精度不足或未进行定期校准也可能导致灰分测定结果偏高。例如,马弗炉的工作温度和仪表显示温度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出现偏差。
为了减少煤样灰分测定偏高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确保煤样粒度符合标准,避免过粗导致燃烧不完全。
•煤样称样后应均匀摊平,确保燃烧充分。
•严格控制燃烧温度和时间,确保煤样中的可燃成分完全燃烧。
•高温炉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炉内气体排出顺畅。
•避免将多个煤样共置于一炉中燃烧,以减少相互作用的影响。
•按标准规定要求分段控制升温速度及维持规定温度下的时间。
•使用精度较高的天平进行称量,并采用正确的称量方法。
•灼烧后的残渣应尽快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以减少水分吸收的影响。
•定期对设备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测定条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煤样灰分测定偏高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需要从煤样处理、称量、燃烧条件、灰化过程控制以及设备仪器校准等多个环节进行综合控制和优化。
本文由煤炭化验仪器厂家鹤壁华诺煤检仪器分享,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在评论区以及私信留言告诉我们!
销售一部:0392-2234888/2234666
销售二部:0392-6668888/6669999
技术支持:0392-2234777